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有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象改变、发病急、自限性等。
1. 皮肤黏膜出血:多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常见于四肢,尤其是下肢,也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黏膜出血症状,严重时可能有内脏出血。
2. 血小板减少: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这是诊断该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进而出现各种出血表现。
3. 骨髓象改变:骨髓检查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但成熟障碍,幼稚型和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
4. 发病急:多数患儿起病急骤,在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史,随后突然出现皮肤出血点等症状。
5. 自限性:约80%的患儿在6个月内可自然缓解,病情呈自限性经过,少数患儿可能转为慢性。
日常生活中,患儿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防止受伤出血。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皮肤出血情况、有无头痛等异常表现。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孩子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