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药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干咳、水肿、肝肾功能损害等。
1. 低血压:部分高血压药物可能会使血压降得过低,导致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影响正常生活与身体各器官的血液灌注。
2. 电解质紊乱:某些药物在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可能干扰体内电解质平衡,比如引起血钾、血钠、血钙等水平异常,进而影响心脏、神经肌肉等功能,导致心律失常、肌无力等问题。
3. 干咳:一些降压药物会引发干咳症状,因为药物影响了体内缓激肽等物质的代谢,导致呼吸道受到刺激,咳嗽通常为持续性,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4. 水肿:部分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后可能出现下肢或其他部位水肿,这是由于药物影响了体内的水钠代谢或血管通透性,使得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
5. 肝肾功能损害:长期服用某些高血压药物,可能会增加肝肾代谢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指标异常,影响肝脏和肾脏正常的解毒、代谢等功能。
服用高血压药期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电解质、肝肾功能等项目的检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确保血压稳定控制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副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