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痢疾和肠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大便特点、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方面。
1. 病因:小儿痢疾多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肠炎则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因饮食不当、过敏等非感染因素引发。
2. 症状:痢疾患儿常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感明显,即总有便意却排便不畅;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发热情况相对较轻,里急后重感不显著。
3. 大便特点:痢疾大便多为黏液脓血便,量少;肠炎大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可含有少量黏液,一般无脓血。
4. 治疗方法:痢疾主要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肠炎治疗需根据病因,若是感染性肠炎,细菌感染可能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多对症治疗,非感染性肠炎则调整饮食等。
5. 预后情况:多数痢疾患儿规范治疗可治愈,但部分可能转为慢性;肠炎一般预后较好,去除病因后症状多能较快缓解。
日常要注意小儿饮食卫生,不吃不洁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若小儿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严格遵医嘱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