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不治疗可能引发腹痛、便血、肠道梗阻、癌变等危害。
1. 腹痛:肠息肉会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引发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发作频率也不固定,有时会间歇性发作,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
2. 便血:随着息肉不断生长,表面黏膜可能因摩擦、炎症等破损出血,出现便血症状。便血颜色可鲜红或暗红,量多少不一,少量便血易被忽视,长期少量便血可能导致贫血,大量便血则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 肠道梗阻:较大的肠息肉可能阻塞肠道,使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引发肠道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肠道梗阻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4. 癌变:部分肠息肉具有癌变倾向,尤其是腺瘤性息肉。长期不治疗,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息肉细胞可能发生异常增生和分化,逐渐演变为癌细胞,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肠道疾病家族史者,更应提高警惕。若发现肠息肉,务必遵循医生建议,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