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若不及时去除,可能引发胆囊炎、胆绞痛、黄疸、胰腺炎、胆囊癌等危害。
1. 胆囊炎:胆结石会阻碍胆汁正常排出,胆汁在胆囊内淤积,滋生细菌引发炎症。胆囊炎发作时,右上腹会出现持续性疼痛,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日常活动能力。
2. 胆绞痛:结石在胆囊或胆管内移动,刺激胆囊或胆管平滑肌,引发强烈收缩,导致胆绞痛。疼痛通常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发作,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影响睡眠与休息。
3. 黄疸:当胆结石堵塞胆管,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会反流入血液,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出现黄疸。患者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严重时会影响肝脏功能。
4. 胰腺炎:胆结石若排入胆总管并堵塞胰管开口,会导致胰液排出受阻,引发胰腺炎。胰腺炎病情凶险,不仅会引起剧烈腹痛,还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5. 胆囊癌:长期存在的胆结石反复刺激胆囊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增加胆囊癌的发病风险。胆囊癌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胆结石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定期体检观察结石变化。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