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搐急救处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抽搐情况、降温、及时送医等。
1.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小儿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分泌物误吸进入气管导致窒息,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异物,解开衣领、腰带,确保呼吸顺畅。
2. 防止受伤:在小儿上下牙齿之间放置牙垫或毛巾等柔软物品,防止抽搐时咬伤舌头;移开周围尖锐、坚硬的物品,避免小儿抽搐过程中碰撞受伤;不要用力按压小儿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臼。
3. 记录抽搐情况: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抽搐的表现形式,如全身抽搐还是局部抽搐、眼睛是否上翻、有无口吐白沫等,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情很重要。
4. 降温:若小儿抽搐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可用湿毛巾敷小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药物降温可按说明书服用退烧药。
5. 及时送医:抽搐停止后,尽快将小儿送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抽搐原因,以便针对性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强小儿体质,预防感染性疾病。按时带小儿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若小儿有抽搐病史,家长需更加留意,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