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在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妇科检查结果、发病时间、治疗方法上存在不同。
1. 发病原因:原发性痛经通常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子宫收缩异常等有关,无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多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
2. 症状表现:原发性痛经主要为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多在月经来潮前数小时开始,持续2 - 3天,疼痛常呈痉挛性,可伴有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继发性痛经的疼痛程度、性质、时间等因病因不同而异,疼痛可能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性交痛、月经异常等。
3. 妇科检查结果:原发性痛经妇科检查多无明显异常;继发性痛经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检查可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增大、附件区包块等。
4. 发病时间:原发性痛经多在初潮后1 - 2年内发病;继发性痛经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在出现器质性病变后才出现痛经症状。
5. 治疗方法:原发性痛经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还可通过心理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继发性痛经需针对病因治疗,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日常要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着凉和过度劳累,若出现痛经症状且难以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痛经类型并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