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痛风的治疗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调整饮食: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引起的。调整饮食能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像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低嘌呤食物,增加水分摄入,每日至少 2000 毫升,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浓度,从而缓解痛风症状。例如多吃苹果、香蕉等水果,喝白开水或淡茶水。
2. 控制体重:肥胖会使体内脂肪堆积,影响尿酸代谢,导致血尿酸升高。老人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能改善身体代谢功能,减少尿酸生成,降低痛风发作风险。比如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结合散步等运动方式,逐步减轻体重。
3.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代谢能力,有助于尿酸排泄。老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关节功能,预防痛风发作。运动还能调节内分泌,维持体内尿酸平衡。
4. 药物治疗:遵医嘱用药,如别嘌醇片,能抑制尿酸合成,减少尿酸生成;苯溴马隆片,可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秋水仙碱片,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老人需严格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血尿酸,以便调整用药剂量。
5. 手术治疗:当痛风发展到严重阶段,出现痛风石,影响关节功能或导致局部破溃感染等情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能直接去除痛风石,修复受损关节,改善关节功能。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综合评估老人身体状况后进行,术后也要注意护理和康复。
老人痛风治疗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关节过度损伤。定期复查血尿酸、肾功能等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有效控制痛风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