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通常就诊于消化内科。这是由体内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慢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重复胆管炎等。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临床表现、肝脏病理改变各不相同。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多伴有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那么,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吗?下面我们来介绍相关的知识。

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吗
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不一定会遗传。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特殊的肝病,是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将肝细胞当成敌人攻击,从而造成肝脏病变的疾病。这种病的病因尚不明确,遗传因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其它的致病因素有细菌病毒感染、药物作用、酒精作用等。自身免疫性肝病有多种类型,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率在1/10000左右,有遗传易感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病常见临床表现,比如疲劳、食欲下降、腹胀、肝区不适、皮肤巩膜等,不同类型的疾病也各有特点。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变部位以肝细胞为主,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其特点是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显著升高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小叶间胆管和小胆管为主要特征,可有皮肤瘙痒、黄色瘤等症状,肝功能检查以肝内胆汁淤积为特征,表现为总胆红素升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变部位主要在肝内大胆管,少数可扩散到肝外胆管,多数患者同时患有溃疡性结肠炎。
上文介绍了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其病因和症状表现。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生与免疫机制紊乱有关,临床上需要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代谢性肝病等疾病鉴别。这种病治疗难度大,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