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性贫血一般是指由于各种慢性肾脏病导致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或因尿毒症毒素等因素干扰红细胞生成、破坏增加等引起的贫血。
人体的肾脏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其中就包括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红细胞。当肾脏发生慢性疾病时,肾脏功能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量会减少,骨髓生成红细胞的能力也随之降低,从而导致贫血。
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存在的尿毒症毒素会抑制骨髓造血微环境,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同时,患者可能存在铁代谢异常、维生素缺乏等情况,也不利于红细胞的正常生成。而且,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红细胞寿命可能缩短,进一步加重了贫血的程度。
肾脏性贫血会使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最重要的是,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贫血症状,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