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状骨骨折一般是指腕部舟状骨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舟状骨是腕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近排腕骨桡侧。其独特的解剖位置和形态,使其在腕关节活动时承受较大的应力。当腕关节遭受过度的伸展、屈曲或扭转暴力时,舟状骨容易受到损伤而发生骨折。比如在跌倒时,手掌着地,力量通过腕关节传导至舟状骨,就可能导致骨折。
舟状骨骨折后,局部会出现疼痛、肿胀,腕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在做桡偏和拇指对掌等动作时,疼痛可能会加剧。由于舟状骨的血供相对特殊,其近侧部分主要依靠远侧的血管分支逆行供血,所以骨折后,近侧骨折段容易因血供不足而发生缺血性坏死,影响骨折的愈合。
在治疗方面,对于无移位的舟状骨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使用石膏固定,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而对于有移位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法,恢复骨折的正常解剖位置,提高骨折愈合的成功率。
在恢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二次受伤。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同时,在康复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