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通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肾脏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结核分枝杆菌一般先在肺部等部位感染,之后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当结核菌到达肾脏后,会在肾皮质的肾小球毛细血管丛中形成微小结核病灶。在机体免疫力较强时,这些病灶大多能自行愈合,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称为病理肾结核。
若机体免疫力低下,结核菌则会在肾脏内继续生长繁殖,从肾皮质逐渐蔓延至肾髓质,进而破坏肾乳头,穿破肾盏、肾盂,形成溃疡,此时会出现明显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还可能伴有血尿、脓尿,以及腰部疼痛等。
随着病情进展,肾结核可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发展为肾衰竭。而且,肾结核还可能蔓延至泌尿系统的其他部位,引发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等。
肾结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应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规律服药,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