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的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支具固定、手术内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
1. 石膏固定:通过将石膏绷带浸湿后缠绕在骨折部位,待其干燥硬化,从而起到固定作用。石膏固定能提供较好的稳定性,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稳定性较好的撕脱性骨折,操作相对简便,价格也较为亲民。
2. 支具固定:是一种可拆卸的固定装置,通常由塑料、金属等材料制成。根据患者肢体形状定制,能较好地贴合身体,起到支撑和固定骨折部位的作用。具有穿戴舒适、便于调整和拆卸的优点,方便患者进行局部清洁和皮肤护理,常用于一些对关节活动要求较高部位的骨折。
3. 手术内固定:对于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涉及关节面等情况,常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通过使用钢板、螺钉、钢针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块准确复位并牢固固定,能有效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稳定性,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4. 外固定架固定:通过在骨折部位的远近端经皮穿针,然后用外固定支架将钢针连接起来,起到固定骨折的作用。外固定架固定具有创伤小、便于观察和处理伤口等优点,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撕脱性骨折。
撕脱性骨折固定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保持固定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避免过早活动或负重,以免影响骨折愈合。定期前往医院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