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径较小、质地较软、位置合适、未引起严重并发症、特殊成分的尿结石等可以选择体位冲击波治疗。
1. 直径较小:一般来说,直径小于2厘米的尿结石较适合体位冲击波治疗。较小的结石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更容易被击碎成小块,进而随尿液排出体外。因为结石体积小,所需的冲击能量相对较低,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风险也较小。
2. 质地较软:质地较疏松、硬度低的尿结石,冲击波能更有效地将其破碎。相较于质地坚硬的结石,软质结石在受到冲击波冲击时,更容易发生结构破坏,分解成可排出的碎块。
3. 位置合适:处于肾盂、输尿管上段等位置的尿结石,若没有受到周围组织过多阻碍,便于冲击波聚焦作用于结石,有利于结石的粉碎和排出。
4. 未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果尿结石没有引发严重的肾积水、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可考虑体位冲击波治疗。若存在严重并发症,可能需要先处理并发症,再评估是否适合该治疗。
5. 特殊成分:部分成分的尿结石,如尿酸结石等,对冲击波较为敏感,通过体位冲击波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进行体位冲击波治疗后,要注意多喝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 - 3000毫升,以增加尿量,促进结石碎块排出。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观察结石排出情况以及泌尿系统的恢复状况。若出现血尿、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