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运动锻炼、心理干预、手术治疗等。
1. 生活方式调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需调整生活方式,这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要做到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心肌缺血,限制饮酒可减少心血管刺激。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通过合理饮食与运动减轻体重,能降低心脏负荷。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维持正常节律,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程度。
2. 药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旨在缓解症状、改善预后。遵医嘱服用消酸甘油片,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阿司匹林肠溶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风险;阿托伐他汀钙片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减少血管狭窄进一步发展,改善心肌灌注,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3. 运动锻炼:适当运动锻炼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益。规律运动可提高心脏功能储备,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脏能更高效泵血。如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状况。长期坚持运动还可降低血脂、血压,减轻体重,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运动耐量。
4. 心理干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因疾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发作。心理干预通过专业心理医生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心理压力。还可采用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紧张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心率、血压平稳,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5.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自身血管绕过狭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正常血供;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将支架植入狭窄血管,撑开血管,改善心肌灌注。手术能直接解决冠状动脉狭窄问题,显著改善心肌缺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多吃蔬菜、水果。按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与药物不良反应。适度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与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大幅波动,以利于病情稳定与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