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咳嗽导致的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锻炼、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 盆底肌锻炼:对于咳嗽引发的尿失禁,盆底肌锻炼能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支撑尿道、膀胱等器官,提升控尿能力。具体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即收缩盆底肌肉,保持 5 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 10 - 15 分钟,每天 3 - 4 组。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症状。
2. 膀胱训练:针对咳嗽尿失禁,膀胱训练能帮助重新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增加膀胱容量,减少尿失禁发生。白天可每隔 2 - 3 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间隔时间,同时抑制尿急冲动,提高膀胱的控制能力。
3. 药物治疗:遵医嘱用药度洛西汀肠溶片、米多君片、托特罗定缓释胶囊,这些药物对咳嗽引起的尿失禁有不同作用机制。度洛西汀可增强盆底肌肉收缩力;米多君能增加尿道阻力;托特罗定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从而缓解尿失禁症状。
4.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咳嗽导致的尿失禁,调整生活方式很重要。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饮料,减轻体重,戒烟,这些措施可减少对膀胱的刺激,降低咳嗽频率和强度,进而减少因咳嗽引发的尿失禁发作。
5. 手术治疗:若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对于咳嗽引起的严重尿失禁,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尿道中段吊带术,通过植入吊带支撑尿道,增加尿道阻力,从而有效控制尿失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因尿失禁产生心理负担。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定期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