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的疾病,涉及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
1. 血管壁病变: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可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影响脑部血液供应。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血管炎、先天性血管畸形等也可能引发血管壁病变,导致脑梗塞。
2. 血液成分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凝血机制异常等会影响血液流动。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使血液中细胞成分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
3. 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过低、心功能不全等可导致脑部灌注不足。当血压突然下降,无法维持正常脑部血液循环时,脑组织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就可能引发脑梗塞。
4. 其他因素:一些罕见情况如空气栓塞、脂肪栓塞等,栓子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造成堵塞,引发脑梗塞。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一旦患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恢复,降低复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