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康复训练等。
1.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确保各项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知医生处理。
2.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按照医嘱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
3. 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其扭曲、受压、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若引流液出现异常变化,如突然增多或减少、颜色异常等,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4. 疼痛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据疼痛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通过与患者交流、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按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5.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早期可进行简单的肢体活动,如翻身、四肢关节屈伸等,后期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难度,如坐起、站立、行走训练等。
术后需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为身体恢复提供良好条件。饮食上,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伤口愈合。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训练,不可操之过急。定期前往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