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术后肢体功能锻炼包括肌肉收缩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负重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1. 肌肉收缩训练:术后早期进行,通过等长收缩方式,如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肌肉的收缩练习,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每组收缩持续5-10秒,重复10-20次,每日3-4组。
2. 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膝关节、踝关节的屈伸活动,从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范围,避免暴力牵拉,每次活动至有轻微阻力即可,每日2-3次。
3. 负重训练: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在合适时机开始负重训练。初期可借助拐杖或助行器部分负重,随着恢复逐渐增加负重比例,直至完全负重,训练过程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
4. 平衡训练:在能够部分负重或完全负重后进行,先在稳定平面上练习站立平衡,逐渐过渡到在不稳定平面上训练,如平衡垫等,提高身体平衡能力,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日2次。
5. 步态训练:当具备一定平衡能力和负重能力后,进行步态训练。纠正异常步态,如跛行等,可在平行杠内练习,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训练时注意步幅、步频的调整。
术后肢体功能锻炼需长期坚持,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计划进行,不可操之过急。同时,锻炼过程中若出现疼痛、肿胀加剧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训练方案,以确保肢体功能能最大程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