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龄50岁以上、有肠道慢性炎症、有家族遗传病史、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息肉患者等是肠癌的高危人群。
1. 年龄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肠道细胞发生病变的概率增加,50岁以上人群患肠癌的风险明显高于年轻人。
2. 有肠道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慢性炎症,长期炎症刺激会使肠道黏膜反复受损、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容易发生异常增生,进而增加患癌风险。
3. 有家族遗传病史:若家族中有肠癌患者,其亲属携带相关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遗传因素会使患肠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数倍。
4. 长期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易引发肠癌。
5. 息肉患者:肠道息肉是肠癌的癌前病变,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具有较高的癌变风险,若不及时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展为肠癌。
日常生活中,高危人群要格外关注肠道健康,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运动,定期进行体检和肠道筛查。一旦出现肠道不适症状,如腹痛、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