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腿粉碎性骨折后遗症包括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神经损伤等。
1. 创伤性关节炎:小腿粉碎性骨折后,关节面遭到破坏,即使经过治疗复位,也难以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平整状态。在日后的活动中,关节软骨磨损加剧,长期积累下来,就容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行动和生活质量。
2. 肌肉萎缩:骨折后,由于长时间的固定和缺乏运动,小腿部位的肌肉会逐渐出现废用性萎缩。肌肉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和锻炼,其力量和体积都会减小,进而影响小腿的正常功能,使患者行走时感到乏力。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后患者活动减少,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同时创伤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一旦形成血栓,可能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若血栓脱落,还可能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
4. 骨折不愈合:小腿粉碎性骨折时,骨折块较多且移位明显,局部血液供应遭到严重破坏。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骨折复位不良、固定不牢固或者患者自身营养状况不佳等,都可能导致骨折断端无法正常愈合,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情况,需要再次进行治疗。
5. 神经损伤:小腿部位有丰富的神经分布,粉碎性骨折时,骨折碎片可能会直接损伤神经,或者骨折周围的血肿、瘢痕组织等对神经产生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小腿局部皮肤感觉减退、麻木、刺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肌肉的正常运动。
小腿粉碎性骨折患者在康复期间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肌肉恢复和关节功能改善。同时,要注意观察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等异常情况,定期复查。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身体恢复。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和护理,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