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的长骨骨折有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股骨骨折、胫腓骨骨折等。
1. 肱骨骨折:指肱骨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等。不同部位骨折临床表现有差异,如局部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治疗方法依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2. 尺桡骨骨折:多因直接暴力如撞击、摔倒时手掌着地等导致。骨折后前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可伴有骨擦音或骨擦感。治疗目的是恢复前臂旋转功能和骨骼正常解剖结构,稳定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不稳定骨折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3. 股骨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致,如车祸、高处坠落等。患者受伤后髋部或大腿剧烈疼痛、肿胀明显,肢体短缩、畸形,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骨折部位和类型等,儿童多采用保守治疗,成人常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4. 胫腓骨骨折:是小腿常见骨折,直接暴力如重物打击、车轮碾压等易引发。骨折处疼痛剧烈、肿胀迅速,可有明显畸形和异常活动。治疗原则是恢复小腿长度、对线和旋转功能,稳定骨折可选择外固定,不稳定骨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长骨骨折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活动影响骨折愈合。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钙的食物,促进恢复。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不可自行随意增减训练强度,确保骨折顺利愈合,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