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后跟疼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活血化瘀药、营养神经药、糖皮质激素、局部麻醉药等治疗。
1.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生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脚后跟部位因炎症引发的疼痛与肿胀。常见的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能有效减轻疼痛,且应用广泛,不过可能存在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2. 活血化瘀药: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血液流通速度,改善脚后跟局部的血液供应,帮助消除淤血堆积,减轻疼痛症状。像云南白药气雾剂、三七片等,可促进损伤部位的修复,通常用于跌打损伤等导致的脚后跟疼。
3. 营养神经药:当脚后跟疼是由于神经受压或损伤引起时,这类药物可起到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例如甲钴胺,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因神经问题引发的疼痛与麻木感。
4.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对于一些无菌性炎症导致的脚后跟疼效果显著。如泼尼松等,可减轻炎症渗出,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较多不良反应,需谨慎使用。
5. 局部麻醉药:对于疼痛较为剧烈的情况,局部使用麻醉药能快速阻断神经传导,起到止痛效果。如利多卡因凝胶等,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迅速缓解疼痛症状,常用于急性疼痛发作时。
治疗脚后跟疼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药物。用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合适的鞋子,减轻脚后跟负担,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