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敏性鼻炎发作药物不能控制时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免疫治疗、鼻腔冲洗、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等方法应对。
1. 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性鼻炎由接触过敏原引发,明确并远离过敏原能减少发作。如对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季尽量少外出、关闭门窗;对尘螨过敏,要勤换床单被罩、定期清洁家居。可通过过敏原检测确定具体过敏原,从而有针对性地规避,降低鼻腔黏膜受刺激几率,缓解症状。
2. 免疫治疗:该方法通过让机体逐渐适应过敏原,提高对其耐受性。原理是小剂量、多次接触过敏原提取物,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封闭抗体,阻止过敏反应发生。常用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方式。皮下注射需定期到医院进行,舌下含服更方便,在家即可操作。遵医嘱使用粉尘螨滴剂、屋尘螨变应原制剂、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
3. 鼻腔冲洗:能有效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炎性分泌物等。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液,借助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可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减少过敏原在鼻腔的残留,降低炎症介质浓度,从而缓解过敏性鼻炎症状,保持鼻腔清洁湿润。
4. 鼻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鼻腔黏膜的充血、水肿。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
5.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考虑手术。如翼管神经切断术,通过切断翼管神经,降低鼻腔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轻鼻黏膜的高反应性。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也需配合药物等综合治疗,以巩固疗效。
日常要注意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减少呼吸道感染几率。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