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等会导致动脉硬化。
1. 总胆固醇: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过高时,多余的胆固醇会逐渐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黄色的粥样斑块,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弹性降低,进而引发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升高不仅反映体内脂质代谢异常,还会影响血液黏稠度。高水平的甘油三酯会使血液流动性变差,容易在血管壁附着,促进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与发展。
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称为坏胆固醇,它容易被氧化修饰,然后被血管壁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大量泡沫细胞堆积就会形成动脉硬化斑块,破坏血管内皮功能。
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正常情况下可将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但如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无法有效发挥胆固醇逆向转运作用,胆固醇就易在血管壁沉积,促使动脉硬化发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减少高油高脂食物摄入,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作息。定期体检监测血脂水平,若血脂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与管理,以降低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