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推倒骨折后可采取及时就医、固定骨折部位、调整生活习惯、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等措施。
1. 及时就医:被推倒骨折后,应第一时间前往附近医院的急诊科或骨科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受伤经过,包括如何被推倒、摔倒姿势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骨折情况。医生会通过X光、CT等检查手段,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固定骨折部位:依据骨折的具体状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石膏固定、夹板固定或手术内固定等。固定的目的在于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避免骨折端移位,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在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固定装置的清洁与完好,防止其松动或移位。
3. 调整生活习惯:骨折后生活习惯需做出相应调整。尽量减少活动量,多休息,将受伤肢体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饮食上,增加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新鲜蔬果等,以助力骨折愈合。同时,要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延缓愈合进程。
4. 进行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开展康复训练。早期康复训练主要以肌肉收缩活动为主,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负重训练等,帮助恢复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5.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安排定期进行复查,通过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或康复训练计划。若在复查期间出现疼痛加剧、肿胀明显、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在骨折恢复期间,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意外事故,确保身体能够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