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等容易患心肌缺血。
1.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血管会逐渐出现老化、硬化等改变,血管弹性降低,管腔可能会变窄,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进而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生风险。
2. 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处于较高水平,会使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这会导致心肌肥厚,久而久之,心肌的血液供需失衡,容易引发心肌缺血。
3. 高血脂患者:血液中脂质成分过高,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阻碍血液正常流通,使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灌注,引发心肌缺血。
4.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同时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肌缺血的发病几率。
5. 肥胖人群:肥胖往往伴随着代谢紊乱,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会导致血脂升高、血压异常等,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从而易出现心肌缺血。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若本身存在相关基础疾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