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回旋支堵塞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1. 心绞痛:心脏回旋支堵塞后,心肌供血不足,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心绞痛。症状多为发作性胸痛,常呈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疼痛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消酸甘油后可缓解。
2. 心肌梗死:若堵塞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心肌因严重缺血而坏死,即发生心肌梗死。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程度远超心绞痛,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濒死感等,心电图和心肌酶谱会有特征性改变,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3. 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区域及周边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易引发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导致心悸、头晕、黑矇甚至晕厥,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增加猝死风险。
4. 心力衰竭:长期心脏回旋支堵塞,心肌反复缺血坏死,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渐下降,引发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起初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病情进展,休息时也会发作,还伴有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5. 心源性休克:若心肌梗死面积过大,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引起心源性休克。患者表现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神志障碍等,是严重的情况,死亡率高。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一旦出现疑似心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