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老人心脏出现梗塞、心衰、房颤后能存活的时间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存活1-5年。
70多岁老人身体机能本就处于衰退阶段,心脏出现梗塞意味着心脏部分血管堵塞,心肌供血不足,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功能;心衰表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满足身体代谢需求;房颤则使心脏节律紊乱,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这些病症相互影响,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具体而言,若老人身体素质较好,在发病后能积极接受规范治疗,如及时进行溶栓、介入治疗改善心肌梗塞情况,合理使用药物控制心衰症状、纠正房颤心律,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存活时间可能相对较长,接近5年。反之,若老人本身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治疗不及时或依从性差,生活习惯不良,病情容易反复且逐渐加重,存活时间可能较短,甚至不足1年。
70多岁老人患有这些疾病后,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清淡原则,戒烟限酒。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心脏功能、心电图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尽可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