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外阴湿疹通常有一般治疗、局部用药、系统用药、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1. 一般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勤换内裤。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易致敏食物,如海鲜、酒类等。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因素可能会加重湿疹症状。
2. 局部用药:根据湿疹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药物。急性期无渗液或渗出不多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待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等,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焦油类制剂等。
3. 系统用药:瘙痒严重影响睡眠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有止痒、抗过敏作用。病情严重、泛发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4. 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对慢性顽固性外阴湿疹有一定疗效,可促进皮损愈合,减轻瘙痒症状。
5. 中医治疗:可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中医认为外阴湿疹多与湿热下注等有关,内服中药需根据辨证论治,选用清热利湿、养血祛风等方剂。外用中药洗剂或药膏,如苦参、黄柏、地肤子等煎水外洗,或使用黄连膏等涂抹。
治疗外阴湿疹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用药、复诊。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良好的环境,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和刺激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