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兴奋剂使用时要注意适应证、禁忌证、剂量、不良反应、监测 等。
1. 适应证:呼吸兴奋剂主要适用于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如某些药物中毒导致的呼吸抑制,在确保气道通畅等前提下合理使用,可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
2. 禁忌证:对于由肺部病变导致的换气功能障碍为主的呼吸衰竭,呼吸兴奋剂不仅不能改善病情,反而会增加呼吸肌做功,加重呼吸肌疲劳,故不宜使用。抽搐、惊厥患者使用可能诱发或加重抽搐发作,也应禁用。
3. 剂量:严格按照医嘱掌握合适剂量。剂量过小难以达到兴奋呼吸的效果,无法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剂量过大则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如烦躁不安、惊厥等,甚至危及生命。
4. 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烦躁、面部潮红等,严重时可出现惊厥。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处理,必要时停用药物。
5. 监测:使用呼吸兴奋剂期间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关乎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与生命安全。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把控各个环节,患者及家属也应积极配合。日常要多关注患者症状变化,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能在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保障治疗效果与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