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身体部位表现涉及皮肤、消化道、肝区、腹部、内分泌系统等。
1. 皮肤:肝硬化患者皮肤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还可能有蜘蛛痣,多出现于面部、颈部、上胸部等,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肝掌也较为常见,表现为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加压后褪色。
2. 消化道: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道的正常蠕动。还可能有腹胀,尤其是进食后更为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
3. 肝区:部分患者会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呈间歇性,有的则持续存在。这主要是由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引起。
4. 腹部:可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和行动。因为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因素导致腹腔内液体增多。
5. 内分泌系统:男性可能出现乳房发育、性功能减退等,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内分泌失调症状,因为肝脏对激素的灭活功能下降。
肝硬化患者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避免食用粗糙、坚硬食物以防消化道出血。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查,按时服药,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