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
一、截瘫的表现:
1. 运动障碍:受伤平面以下肢体随意运动功能完全丧失,肌肉逐渐出现萎缩。
2. 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患者无法正常感知外界刺激。
3. 反射异常:脊髓休克期时,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休克期过后,腱反射逐渐亢进,病理反射可能呈阳性。
4.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潴留,皮肤干燥、无汗,肢体水肿等表现。
2.截瘫的治疗:
1. 药物治疗:早期可使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等减轻脊髓水肿,营养神经药物促进神经修复。
2. 手术治疗:对于因骨折、脱位等压迫脊髓导致的截瘫,需及时进行手术解除压迫,稳定脊柱。
3. 康复治疗:这是截瘫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可促进肌肉力量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可配合中医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
截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安排,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用药。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