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摔伤后可通过冷敷、热敷、涂抹药物、按摩、服用活血化瘀药物等消肿化瘀。
1. 冷敷:在儿童摔伤后的24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冷敷15 - 20分钟,每隔1 - 2小时可重复一次。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可在冰袋外包一层毛巾,防止冻伤皮肤。
2. 热敷:摔伤24小时后,损伤部位的出血通常已经停止,此时可进行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受伤处,温度以感觉温暖舒适为宜,每次热敷15 - 20分钟,每天3 - 4次。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淤血的吸收,达到消肿化瘀的目的。
3. 涂抹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一些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功效的外用药物,如红花油、云南白药膏等,轻轻涂抹在受伤部位,并适当按摩,以促进药物吸收。涂抹时要注意避开伤口,防止引起感染。
4. 按摩:在损伤部位恢复一段时间后,可进行轻柔的按摩。按摩时手法要轻,以受伤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轻轻揉按,每次按摩5 - 10分钟,每天2 - 3次。按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消肿化瘀,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5. 服用活血化瘀药物:若摔伤情况较为严重,可在医生的建议下,让儿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三七片等。但儿童用药需谨慎,务必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剂量和服用时间。
日常要注意看护好孩子,尽量避免摔伤。若摔伤情况严重或长时间未消肿,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确保孩子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