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胃炎的治疗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心理调节、手术治疗等。
1. 调整饮食: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合理饮食至关重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能减轻胃部负担,利于胃黏膜修复。规律进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可维持胃部正常的消化节律,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促进慢性胃炎的恢复。
2. 改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慢性胃炎的康复。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损害胃黏膜,加重炎症。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胃部的自我修复。适当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从而对慢性胃炎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3. 药物治疗:遵医嘱用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胃部疼痛等不适症状。铝碳酸镁咀嚼片能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减轻炎症反应。多潘立酮片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排空能力,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对慢性胃炎引发的腹胀、恶心等有较好疗效。
4. 心理调节:精神因素对慢性胃炎的病情有一定影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胃部的神经调节,导致胃部蠕动和消化功能紊乱。通过听音乐、散步、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可调节神经功能,改善胃部的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有助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5. 手术治疗:一般情况下,慢性胃炎无需手术治疗,但对于少数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且出现如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患者,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可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达到治疗慢性胃炎相关严重病变的目的。
慢性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让胃部有足够时间自我修复。饮食上除了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定期复查胃镜,了解胃部病变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治疗,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确保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