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水肿可能是外伤、感染、过敏、血液循环不畅、淋巴回流受阻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1. 外伤:胳膊受到碰撞、扭伤等外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导致水肿。受伤早期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以减少出血和肿胀;受伤 48 小时后改为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淤血吸收。若疼痛明显,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活血止痛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促进恢复。
2. 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胳膊,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充血、水肿。需保持感染部位清洁,避免沾水。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片等控制细菌感染;对于病毒感染,可使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3. 过敏:接触过敏原后,胳膊局部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水肿、瘙痒等。首先要远离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可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依巴斯汀片等抗过敏药物,减轻过敏症状。
4. 血液循环不畅: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时间压迫胳膊,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影响胳膊血液循环,引起水肿。可适当活动胳膊,进行握拳、伸展等动作,促进血液循环;也可进行按摩,由远端向近端轻轻按摩胳膊。对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血塞通软胶囊等药物改善血液循环。
5. 淋巴回流受阻:如胳膊局部手术、放疗等损伤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不畅,引起水肿。可进行康复锻炼,如上肢的抬举运动等;佩戴压力袖套,促进淋巴回流。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草木犀流浸液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日常要注意保持胳膊清洁,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下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若胳膊水肿长时间不缓解或伴有疼痛、发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