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科疾病,发生在某些感染疾病之后,属于急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有数据显示,反应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在0.06%~1%之间,青年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这种病与感染、遗传和免疫失调都存在很大的关系,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衣原体感染都是常见的病因。那么反应性关节炎怎么确诊呢?
1.临床表现。要确诊反应性关节炎,首先要了解具体的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突出的全身症状,通常在感染几周后出现,表现为发热、体重下降、大汗淋漓和全身无力等。急性关节炎是常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关节发热、肿胀、剧痛和触痛。
2.病原体培养。要确诊反应性关节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存在尿道炎症状,患者需要做病原体培养,确定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具体是什么。
3.炎症指标。在急性发作期,白细胞计数上升,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上升。在慢性期,患者可出现轻微的正细胞性贫血现象,补体水平会一定程度上升。
4.HLA-B27检测。如果检测呈阳性,说明该病与中轴关节病、心肌炎和眼色素膜炎等疾病存在关系,这对疾病的诊断有辅助价值。
5.放射学检查。这不是必要的检查项目,但可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在疾病早期,放射学检查可显示软组织肿胀。如果关节炎反复发作,有20%的患者有放射学检查异常的结果。
反应性关节炎怎么确诊呢?需要结合症状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来判断。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发生在其他感染性疾病之后,会出现明显的关节症状,临床上需要与细菌性关节炎、急性风湿热、痛风病等疾病鉴别。这种病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疼痛,避免关节破坏,保持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