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小孩晚上睡觉打呼噜可能是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腔疾病、肥胖、睡姿不良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改善生活方式等。
1.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在儿童时期会生理性肥大,若过度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就会引起打呼噜。症状较轻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鼻渊通窍颗粒,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症状。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已引起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则需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
2. 扁桃体肥大:扁桃体反复发炎可导致肥大,阻塞气道引发打呼噜。对于急性扁桃体炎引起的肥大,可遵医嘱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开喉剑喷雾剂,控制炎症。若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或每年发作4 - 5次以上,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3. 鼻腔疾病: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会使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鼻塞,引起打呼噜。过敏性鼻炎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通窍鼻炎片,缓解过敏症状。鼻窦炎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阿莫西林胶囊、鼻渊舒口服液,促进分泌物排出、控制感染。
4. 肥胖:肥胖儿童咽部脂肪堆积,挤压气道空间,易出现打呼噜。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鼓励多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减轻体重,改善气道阻塞情况。
5. 睡姿不良:孩子睡觉时若头部过度后仰或侧卧姿势不当,可能导致气道不畅而打呼噜。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睡姿,尽量采取侧卧位,可在孩子背部放置小软枕,保持侧睡姿势,避免气道被压迫。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保暖,预防感冒,减少呼吸道感染几率。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定期带孩子体检,关注孩子打呼噜情况是否改善,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