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孩子流口水常见于唾液腺发育、吞咽功能不完善、出牙、口腔炎症、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1. 唾液腺发育:一个多月时唾液腺逐渐发育成熟,唾液分泌量增加,但此时吞咽功能尚不完善,不能及时将唾液咽下,就会导致流口水。随着年龄增长,吞咽功能逐渐协调,流口水现象会自然缓解,无需特殊处理,只需及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口水,保持口周皮肤清洁干爽。
2. 吞咽功能不完善:此阶段孩子吞咽功能还未发育健全,不能很好地控制唾液的吞咽,致使唾液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随着生长发育会逐渐改善。平时注意避免孩子仰卧时口水反流引起呛咳,可适当调整体位。
3. 出牙:部分孩子出牙较早,出牙时牙龈不适,会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导致流口水。可准备干净的牙胶或磨牙棒,让孩子咬一咬,缓解牙龈不适。同时注意保持口腔清洁,用干净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口腔。
4. 口腔炎症:口腔感染细菌、病毒等引发炎症,如口腔溃疡、鹅口疮等,会刺激唾液分泌,还可能伴有哭闹、拒食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治疗,注意口腔卫生,喂奶后适当喂些温水清洁口腔。
5. 呼吸道感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可能会导致鼻腔堵塞,孩子呼吸不畅,会不自觉张口呼吸,从而使口水外流。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待病情好转,流口水现象也会减轻。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证孩子充足休息。
日常要多关注孩子流口水情况,若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同时要做好孩子口周护理,防止皮肤因口水刺激出现发红、破损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