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治疗误区包括过度依赖止痛药物、忽视饮食控制、不重视尿酸监测、自行增减药量、认为症状缓解就治愈等。
1. 过度依赖止痛药物:痛风发作时疼痛难忍,很多患者过度依赖止痛药物来缓解症状。长期大量使用止痛药物不仅可能带来诸多副作用,如损伤胃肠道、影响肝肾功能等,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风问题,无法降低尿酸水平,不利于病情的长期控制。
2. 忽视饮食控制:部分患者在痛风治疗过程中,不注意饮食调节。依旧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导致体内尿酸持续升高。即使进行药物治疗,若不配合饮食控制,也难以稳定控制尿酸,痛风容易反复发作。
3. 不重视尿酸监测:尿酸水平是评估痛风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但有些患者不重视定期监测尿酸。不清楚自己的尿酸是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无法根据尿酸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能使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逐渐加重。
4. 自行增减药量: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遵循医嘱,自行增减药量。症状稍有缓解就减少药量甚至停药,症状加重又加大药量。这种不规范的用药行为,会使尿酸波动较大,不利于病情稳定,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5. 认为症状缓解就治愈:痛风症状缓解并不意味着疾病已经治愈。很多患者在痛风发作症状消失后,就以为病好了,不再继续治疗。实际上,此时体内尿酸水平可能仍然较高,关节等部位的病变也可能还在持续发展,若不坚持治疗,痛风很容易再次发作。
痛风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尿酸。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痛风发作,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