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贫血常见原因有营养缺乏、肿瘤侵犯骨髓、慢性炎症、治疗相关、肿瘤自身因素等。
1. 营养缺乏:癌症患者由于食欲下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常导致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引发贫血。比如胃癌患者,因胃部病变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易出现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
2. 肿瘤侵犯骨髓:当癌细胞转移至骨髓,会破坏骨髓的正常造血微环境,抑制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红细胞生成减少,导致贫血。像晚期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容易发生骨髓转移,引发贫血症状。
3. 慢性炎症:癌症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炎症因子会干扰铁的代谢和利用,使铁被隔离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无法正常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同时还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影响红细胞生成,最终造成贫血。
4. 治疗相关:手术会导致大量失血,放化疗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使红细胞生成减少,还可能引起免疫反应破坏红细胞,导致贫血。例如肺癌患者术后可能因失血过多出现贫血,放化疗期间也常因骨髓抑制而加重贫血程度。
5. 肿瘤自身因素:某些肿瘤细胞会分泌一些物质,影响红细胞生成或破坏红细胞。如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泌异常免疫球蛋白,可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引发贫血。
癌症患者出现贫血情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需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根据贫血程度和病因,接受相应治疗,以改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