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和胃反酸可从症状表现、发病原因、检查方法、治疗方式来区分。
1. 症状表现:咽喉炎主要症状有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还伴有咽痛,尤其在吞咽时明显,可能有咳嗽、咳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痰。而胃反酸典型症状是胃部有酸性液体反流至食管、口腔,常伴有烧心感,即胸骨后或心窝处有烧灼感,还可能有胃胀、胃痛等消化不良症状。
2. 发病原因:咽喉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发,像流感病毒、溶血性链球菌等,也可能因长期吸烟、饮酒、接触有害气体、过度用嗓等因素诱发。胃反酸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且反流,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疾病,饮食过饱、食用辛辣油腻食物、精神压力大等也会诱发。
3. 检查方法:咽喉炎检查时,医生通过直接喉镜或间接喉镜观察咽喉部,可见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可能有淋巴滤泡增生。胃反酸一般需进行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内部情况,还可进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了解食管内酸碱度变化,判断是否存在胃酸反流。
4. 治疗方式:咽喉炎治疗以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为主,局部可用含片、漱口水缓解症状,细菌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胃反酸治疗主要是使用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如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肠动力药加快胃排空,减少反流。
日常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饮食,避免过饱及食用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心情舒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