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直接原因常见的有门静脉高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障碍、醛固酮等激素失衡、肾脏因素等。
1. 门静脉高压:肝硬化时,肝内血管系统遭到破坏,使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压力升高后,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形成腹水。这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肝硬化时肝功能受损,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浆白蛋白降低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液体容易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形成腹水。
3. 淋巴回流障碍:正常情况下,肝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保持平衡。肝硬化时,肝内结缔组织增生,肝窦受压变窄,导致肝淋巴液生成增多。同时,肝门淋巴结肿大等因素可阻碍淋巴回流,过多的淋巴液从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形成腹水。
4. 醛固酮等激素失衡:肝硬化时,肝脏对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激素的灭活功能减弱,导致这些激素在体内蓄积。醛固酮增多可使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多可使水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导致水钠潴留,促使腹水形成。
5. 肾脏因素:肝硬化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可导致肾灌注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使肾脏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促进腹水形成。
肝硬化腹水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遵循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原则,控制水分摄入。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定期复查肝功能、腹水情况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