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乙肝具有一定传染性,但并非很容易传染。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方面,若健康者的皮肤或黏膜有破损,接触到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病毒就可能进入体内引发感染,比如共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剃须刀等。母婴传播是指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或孕期将病毒传给胎儿或新生儿。性接触传播则是在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行为时,病毒可通过破损的黏膜进入另一方体内。
在日常生活的一般接触中,如共同就餐、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等,通常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因为乙肝病毒无法通过完整的皮肤和黏膜侵入人体。而且,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乙肝病毒的入侵。
在日常生活中,为预防乙肝,可接种乙肝疫苗,使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肝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同时,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乙肝患者,都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或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