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打了乙肝疫苗没有抗体是有可能被传染的。
乙肝疫苗的作用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当有乙肝病毒入侵时,这种抗体可以识别并中和病毒,从而避免感染。若打了乙肝疫苗后没有产生抗体,意味着机体缺乏这种针对乙肝病毒的有效防御机制。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接触到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体液等,比如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物品,或者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等,没有抗体保护的情况下,乙肝病毒就可能进入体内引发感染。
为了预防乙肝感染,即便接种疫苗后没有产生抗体,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留意。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风险,如不随意纹身、纹眉等。在进行医疗操作时,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医疗器械经过严格消毒。同时,定期进行乙肝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若有高危暴露风险,应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