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后皮肤瘙痒常见原因有皮肤干燥、尿素霜刺激、钙磷代谢紊乱、过敏反应、神经病变等。
1. 皮肤干燥:血液透析过程中水分丢失,加上尿毒症患者汗腺功能障碍,皮肤水分减少易干燥。可在透析后适当使用温和保湿护肤品,避免频繁洗澡及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控制洗澡水温在37 - 40℃。
2. 尿素霜刺激:血液中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完全清除,沉积在皮肤形成尿素霜刺激皮肤。需严格控制透析充分性,增加透析次数或延长透析时间,同时注意皮肤清洁,用温水擦拭皮肤。
3. 钙磷代谢紊乱:透析患者常存在钙磷代谢异常,高磷血症等可引起皮肤瘙痒。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避免高磷食物,遵医嘱服用磷结合剂,必要时调整血钙水平。
4. 过敏反应:对透析器、透析管路、消毒剂等过敏。更换不同材质透析器或管路,排查可能过敏物质,必要时使用抗过敏药物。
5. 神经病变:长期尿毒症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瘙痒。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等营养神经药物,改善神经功能。
日常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过度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摩擦。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原则,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生要求进行透析及相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