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内科> 肾内科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出现水肿怎么办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出现水肿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5-10-26 09:31:52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出现水肿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水分摄入、使用利尿剂、应用白蛋白、进行透析等方法缓解。

1. 调整饮食: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出现水肿时,需遵循低盐饮食原则,减少钠盐摄入能降低水钠潴留,减轻水肿。因为过多钠盐会使体内渗透压改变,导致水分在组织间隙积聚。可多食用新鲜蔬果,避免加工食品、腌制食物等。同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等,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水肿。

2. 控制水分摄入:严格控制水分摄入对慢性肾脏疾病水肿患者很关键。肾脏功能受损,排水能力下降,过多水分摄入会加重水肿。需根据尿量及水肿程度合理控制饮水量,一般以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为宜。避免饮用过多饮料、汤类等,准确记录每日出入量,以便调整饮水量。

3. 使用利尿剂:遵医嘱用药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利尿剂可促进尿液生成和排出,增加水钠排泄,减轻体内水钠潴留,从而缓解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水肿症状。通过作用于肾脏不同部位,抑制肾小管对电解质和水的重吸收,使多余水分排出体外,减轻组织水肿。

4. 应用白蛋白:对于低蛋白血症导致水肿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补充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将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吸回血管内,减轻水肿。白蛋白是血浆中重要的蛋白质,能维持血管内的胶体渗透压,当体内白蛋白水平降低时,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易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水肿,补充白蛋白可纠正这一情况。

5. 进行透析:当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水肿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透析治疗。透析通过体外循环装置,模拟肾脏功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电解质和代谢废物,减轻水肿。适用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水排毒的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出现水肿后,除积极治疗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影响病情。

用药指导

/吃什么药好
米托索
米托索
适应症状:本品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晚期子宫内膜[说明书]
浙江万联药业有限公司
佳迪
佳迪
适应症状:本品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晚期子宫内膜[说明书]
南京先河制药有限公司
宜利治
宜利治
适应症状:本品适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晚期子宫内膜癌[说明书]
青岛国海生物制药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