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偏高可能是饮食因素、缺水、肾脏疾病、心脏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治疗基础病、调整用药等。
1. 饮食因素:若近期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如肉类、豆类等,会使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导致尿素生成增多。对此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蛋白食物的过量摄入,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合理范围,一段时间后复查尿素水平。
2. 缺水:身体缺水时,肾脏对尿液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浓缩,尿素在尿液中的浓度相对升高。应及时补充水分,每日保证充足的饮水量,一般建议不少于1500 - 2000毫升。可分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同时避免饮用过多咖啡、浓茶等具有利尿作用的饮品,以免加重缺水情况。
3. 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衰竭等,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受损,导致尿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而在体内蓄积。针对不同肾脏疾病,治疗方法不同。遵医嘱服用百令胶囊、黄葵胶囊、尿毒清颗粒,以保护肾脏功能、减少蛋白尿、促进尿素排泄,同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4. 心脏疾病:当出现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肾脏灌注不足,影响肾脏正常代谢,可使尿素升高。需积极治疗心脏疾病,遵医嘱服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肾脏灌注,从而降低尿素水平,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5.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利尿剂等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尿素升高。若因药物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如更换药物种类或减少药物剂量。遵医嘱停用可能导致尿素升高的药物,改用对肾脏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将庆大霉素注射液换为阿莫西林胶囊,治疗期间密切监测尿素及肾功能变化。
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控制盐和蛋白质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定期体检,监测肾功能等指标,若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