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
1. 发病原因:腰椎骨质增生主要是由于腰椎长期受到磨损、退变等因素影响,导致椎体边缘出现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是因腰椎间盘的退变、损伤等,致使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组织。
2. 临床表现:腰椎骨质增生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后期可能出现腰部疼痛、僵硬,活动时疼痛加剧;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3. 影像学特征:腰椎骨质增生在X线、CT等检查中可见椎体边缘有唇样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发现椎间盘的形态改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等情况。
4. 治疗方式:腰椎骨质增生症状较轻时可通过休息、物理治疗、药物缓解疼痛等保守治疗;严重时可能需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多数先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牵引、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考虑手术。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和长时间弯腰。工作中定时起身活动,进行适量的腰部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若出现腰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