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通过血红蛋白数值来判断是否贫血。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人体依靠血红蛋白将肺部吸入的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当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时,意味着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可能因得不到充足氧气供应而出现功能异常,进而引发贫血相关症状。
不同人群的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存在差异。成年男性正常范围一般在 120~160g/L,成年女性正常范围通常在 110~150g/L,新生儿正常范围约为 170~200g/L 。若检测数值低于相应正常范围下限,就可能提示贫血。
不过,诊断贫血不能仅依据血红蛋白数值,还需结合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等指标综合判断。同时,要明确贫血原因,可能是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日常生活中,若怀疑贫血或已确诊,应注重饮食均衡,适当增加富含铁、维生素 B12 和叶酸的食物摄入,如肉类、蛋类、绿叶蔬菜等。若情况较为复杂或严重,务必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